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大年三十庙里烧头香有什么讲究?你烧到过头香吗?会带来一年好运哦

时间:2024-07-26 11:46:31

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于宗教而言并没有十分的虔诚,他们信仰的目的多半是为了求取某样东西。这对于世俗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比如佛教中的头香一说,不少人都认为抢到新年的第一炷香就可以表达虔诚,为自己带来好运。

甚至不少寺院还对头香进香权进行拍卖,有的成交价格竟然高达数十万,甚至百万!虽说礼佛需耗财,不过如此,未免把佛变得功利不堪。接下来就来一起看下头香的相关介绍吧。

我们知道烧头香,中国民间信俗,在春节期间,人们习惯于到寺庙上香。大年初一,许多人竞相赶早,争着到庙里上第一柱香,认为这样可带来好运。

说到“烧头香”,首先要了解佛教里为什么会有“烧香”,是谁需要这个“香”?

香,在佛教文化和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去寺院礼佛,以敬香来表达我们的虔诚和恭敬,这应该是一种真心的愿望或祈盼,一种愿力、悲心和菩提心的发露。因此,每一柱香都是一种愿望的表达和代表。

(一)敬香,通常用单数,即一枝或三枝。

一枝表示一心向佛。

三枝或者表示礼敬佛、法、僧;或者表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恭敬礼佛;或者表示戒、定、慧;或者表示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

上香的含义通常有以下几种:

1、以虔诚心恭敬供养三宝,并以此作为示范接引众生。

2、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的加持.

3、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应无私奉献。

4、表示点燃了戒定真香,蕴涵“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之意。

而实际上,头香不是比较,不是先后,只要自己心真意诚,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即使在家中的佛堂,也是心香一瓣,也可名之为“烧头香”。

(二)头柱香有哪些历史?

在佛教、道教界并没有烧第一炷香,即“头炷香”的教义规定,有学者考证,所谓的“头炷香”应是从“头炉香”讹传而来的。

“头炉香”又叫“头香”、“烧头香”、“烧头炉香”,即信徒们在农历新年之际烧的第一次香或第一(头)炉香,以示虔诚,此风俗由来已久。

1,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宋朝。宋代《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州西灌口二郎生日,最为繁盛……夜五更争烧头炉香,有在庙止宿,夜半起以争先者。”由此可见,烧“头炉香”在宋代已流行,此后各代沿袭。

2,明代《禅事录·上香》称:“年初一子时,拜佛于案前,烧头炉香,恭表敬佛,俗礼也。”

3,清代《茶香室丛钞》卷十五载:“(韩元英)遣一亲信仆持香往岱岳(泰山)祈谢,谓曰:‘圣帝惟享头炉香。’……按此知世俗有烧头香之说,由来久矣。”

“头炉香”最初只是在一些民间道场中流行,后来渗透到佛教寺院,并演化为在新年(除夕)之夜烧“头炉香”,意为给佛的第一个顶礼,并祈望带来一年的好运,是一种美好心愿的表达。

(三)“头炉香”并不是指第一位烧香者或烧的第一支香,而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从时间上说,除夕之夜子时(即11点至凌晨1点)所烧的香,均可视为“头炉香”或“头香”、“烧头香”、“烧头炉香”。

从地点上说,并非都要去寺院,早年间不少人家都设有香案、佛龛,并置有小香炉。每至除夕子时,便在自家所设的香案、佛龛前烧“头炉香”祈福。

过去街巷中或村落里的小庙、小庵、小观也是人们烧“头炉香”的地方,并非必须都到那些著名的寺院里烧香。而且,烧“头炉香”不分先后,不是抢在别人之前上香被视为“头炉香”。从器具上说,在新年的第一(头)个香炉里所烧的香,也可视为“烧头香”,故有“烧头炉香”之说。

此外,就个人而言,凡是自己在正月初一烧的头一炷香,也被视为“头香”。

早年间,各寺院僧人也多在除夕之夜的子时烧“头炉香”,据传第一炉香功德最大,所以僧人们在主持(或高僧)的引导下,依次上香,以祈求国泰民安。

当“头炉香” 烧过之后山门才被打开,以接待众香客进香。可以说寺院里的“头炉香”多为高僧、主持所烧。

“头炉香”何时讹传为“头炷香”现已无以考证,因为在真正的佛教弟子们眼中,根本就没有抢烧“头炷香”之概念。

(四)为什么头柱香这么贵

近几年来各地佛寺相继拍卖第一炷香的进香权,盛况空前。同时在我国台湾地区,烧头香也是重要的中国民间习俗,不少人相信在大年初一第一个将香插在庙里的香炉,可为自己带来一整年的好运。中国台湾地区相关政界人士选举时也前往佛寺抢烧头香,以期给自己带来吉利。

(五)头柱香进香权

头炷香进香权就是通过竞标来获得给神灵烧头香的权力。头炷香,表示对神灵的至高敬意,也祈求神灵多多护佑,保得家人幸福平安,人旺财顺。所以,能在新春佳节之际,亲自点燃头炷香敬神,已成为香客的一份寄托、一份荣耀、一种归宿感和成就感。

近年来,“抢头香”这一现象日益火爆,彻夜排队已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