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期间,中日发生了有10次比较大型的战役,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一场大型的战役就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8月13日,这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首次主力会战,也是其中规模最大、时间最持久的战役之一。此次战役国军投入约80万人参战,日军投入约30万人参战,双方激战3个月,最后以国军失利,上海沦陷告终。整个淞沪会战日军伤亡约6万人,国民党军伤亡33万多人,是日军损失的5.5倍,但是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同时为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
第二次大型战役就是南京保卫战,南京保卫战,又称南京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失利后,为保卫首都南京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作战。1937年12月1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集中四个师团约20万人进犯南京,中国军队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约15万左右,由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领导。虽然中国军队英勇奋战,但面对强敌,还是失败,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30万中国军民被日寇残忍屠杀。
第三次大型战役是太原会战,太原会战是中日双方在华北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太原会战主要包括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太原保卫战等。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团共14万人,太原会战从1937年9月开始至11月结束,历时2个月最后会战以中国失利告终,中国军队伤亡10万人以上,日军伤亡约3万人,此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战绩最显著的一次会战。太原会战结束后,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争已基本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开始占据主要地位。
第四次大型战役是徐州会战,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扩大侵略,采取南北对进的方针,夹击徐州。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在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与日军华北方面军、华中派遣军各一部,在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铁路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防御战役。此役日军调集8个师团另3个旅团、2个支队(相当于旅团)约24万人,国军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参战。徐州会战中,国军虽然取得了台儿庄大捷,围歼日军一万余人,但最后还是失败了,整个战役中方伤亡约10万人,日军伤亡约26000人,极大迟滞了日军进攻的脚步,为中方部署武汉会战赢得了时间。
第五次大型战役是武汉会战,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武汉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开始至10月27日结束,历时4个半月,中国军队投入总兵力近110万人,日军投入总兵力30万人左右。此战最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计的日军伤亡人数为25.6万人,武汉会战以后日军兵力益发感到不足,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以攻城掠地为目标的战略进攻而被迫转为战略保守,这就使中国的抗战由战略防御阶段发展为战略相持阶段。
第六次大型战役是南昌会战,南昌会战是1939年3月17日到5月9日,中国军队在江西南昌抵御日本侵略军的会战。此战中方伤亡达10万人,日军伤亡约3万,会战虽然国军战败了,但是打破了日军击溃中国军队主力的计划。南昌会战是武汉会战后,中国军队抵御日本有限攻势的首次会战。
第七次大型战役是长沙会战,长沙会战指1939年9月-1942年2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3次会战中方投入总兵力为120多万人,日军投入总计有40万人,战后中方伤亡93944人,日军伤亡11万多人,长沙保卫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侵华日军,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
第八次大型战役是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战争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至1941年1月24日结束,历时108天,此战八路军出动105个团约30万兵力,取得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的战绩。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我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敌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第九次大型战役是上高会战,上高会战(日本称“锦江作战”或“鄱阳扫荡战”)是抗日战争中中方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场战役,被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称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1941年3月15日,日军出动第11军团的第33、第34师团及第20混成旅团,由安义、南昌等地分三路向上高地区进攻,企图歼灭驻守上高的国民党军第19集团军主力。由于日军第33、第34师团配合不当,致使日军34师团扎进了4个中国军的合围圈,最终此战毙伤日军少将步兵旅团长岩永、大佐联队长浜田以下1.5万余人,俘获大量军需辎重,粉碎了日军吹嘘的“攻必克”狂言,中国军队也伤亡2万余人。上高会战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大大减轻了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延缓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十次大型战役是湘西会战,也称“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次会战。侵华日军此战目的是争夺芷江空军基地,故又名“芷江作战”。此次会战从1945年4月9日开始,于6月7日结束。日军投入5个师团约10万余人参战,中方投入9个军26个师,最终战役以日本军队伤亡3万多人战败而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十次大会战,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英勇顽强的中国勇士们前赴后继,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我们一定要铭记英烈,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