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猴年马月”,指事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的意思,那你知道猴年马月的来历吗?猴年马月到底说的是哪天呢?
猴年马月,一种起源据说是民间俗语“何年嘛月”的误传,不知道什么时候的意思,另一种说法是“猴年闰腊月”的误传,那为什么说猴年闰腊月指遥遥无期呢?这要从我们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法说起。
在我国古代,都是用干支纪年法。干指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按顺序两两相组合,一个轮回正好60年。而用这种纪年法,一年是355天,每3年就差出一个月,为了弥补这一个月的差距,所以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闰月,据专家统计,从1701年到2000年的300年间,闰2月出现9次,闰3月、闰6月各出现16次,闰4月出现19次,闰5月出现23次,闰7月出现13次,闰8月出现7次,闰9月、闰10月各出现3次。而闰11月、闰腊月、闰正月还从来没出现过,所以猴年闰腊月就更不可能出现了。
那到底有没有猴年马月这一天呢?
其实按照天干地支纪年法,猴年马月是存在的。
十二地支与我们所说的十二属相是一一对应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每年又分十二个月,每个月也对应着地支的不同月份,但正月对应的不是子,而是寅,也就是说,正月对应的是寅月,也就是虎月,那对应的二月是卯月-兔月,三月是辰月-龙月,以此类推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