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日蚀文化(日食:从"天狗食日"到全民娱乐的地位变迁)

时间:2024-07-08 18:30:50

日食,又称日蚀。当月球围绕地球"跑步"时以合适的角度路过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一条直线,就会出现这种天文现象。从人类的角度观看,这种遮挡关系仿佛太阳被黑暗一点点吞噬,顾名思义"日食"。

日食现象的演示图

日食现象可分为四种: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和全环食,其中遇到"日环食"的概率比较稀少,所以2020年6月21日出现在中国境内观测效果较好的"日环食"引起广大网友关注。

日食形成原理的演示图

要说现在日食为何能在网上带动如此巨大的"流量",这事儿得从几千年前的卜算说起。


一、占星问卜,追本溯源

自殷商起,朝廷就专门设有专员和机构,负责观测天象。其目的在于替帝王占卜凶吉以及制定历法,诸多习惯也为后代推算历史事件提供了丰厚的天文研究资料。


目前中国最早记录日食的实物资料出土于河南安阳殷代都城遗址——殷墟。出土文物"商记日食卜骨"上用甲骨文记载了卜辞,内容是壬子卜问日食是否会发生。

商记日食卜骨,长约12厘米,中国家博物馆馆藏

根据古籍《左传·昭公十七年》、《尚书·胤征》和《史记·夏本纪》里的蛛丝马迹判断,公元前20—前22世纪夏朝仲康年间中国就有可能发生过"仲康日食",后因缺乏精确资料证明,其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左传》,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

先秦时期,古人对日食天象观察变得更加系统,仅在春秋242年之间至少记录了37次日食活动,其中33次被现代天文学家证明为有效记录。


等到西汉,历法家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推演日食规律,为了更安全地观察日食,他们掌握了水盆反射的原理。唐代《开元占经》卷九京房的《日食占》中有述:"日之将蚀……置盆水庭中,平旦至暮视之。"这种观察方法流传至今。

《大唐开元占经》,天文占卜工具书

再到宋元,天文学家对日食的研究日益深入,人们也逐渐理解这是具有一定规律的自然现象。比如宋代僧文莹在《玉壶清话》中提及"以油盆俯窥",以增加反射率;元朝郭守敬发明仰仪来测定日食时刻等等。

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

明朝时期,各地地方实录基本保存完整,更多原始资料的详细程度甚至超过《明史·天文志》。实录书册收录类型相当丰富,光日食单项就有105条记录,到明后期甚至出现少数具体到分刻的描述。

《明实录》天象记录的时间分布

由此可见,中国不但是最早研究天文观测的国家之一,更有连续不断记录天象的习惯,历法家们站在前人铺设的道路上前进,从古至今从未停歇。


二、天灾人祸,一念之差

之所以中国能拥有如此完整的历史天文记录,其原因与它背后代表的东亚文化息息相关。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探索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然而当时科学技术条件有限,民众认知意识不足,无法完全从客观理智的角度解释分析,天文与权力逐渐密不可分。

在古代被认作灾异的“流星”

秦汉时期,自然灾害对小农经济影响巨大,若再出现太阳黑子、流星和日月食等异象,人们会将天灾理解为人祸,认为帝王德行有亏。

太阳黑子表现

时有阴阳术士穿凿附会,利用天人感应之说模糊问题视角,借此行利己之事。反之,通过天文异象规劝帝王正心修身,成就君德,也是古代朝政"责躬"、"罪己"文化的体现。


三、神话衍生、凶吉难辨

说起日食在中国古代衍生作品里的角色,人们立刻联想到神话故事"天狗食日"里的形象。

“天狗食日”

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经·西山经》里有云:"阴山……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意思是说有种动物名为天狗,它头部毛发呈白色,外形酷似山猫,发出的声音也像猫儿一样,可以抵御凶恶。

状如狸而白首

从文字来看,这只天狗的作用更偏向于镇宅避凶的吉兽,而并非后世传闻里那么面目可憎,不知是哪朝哪代起,民间故事里的风向发生了改变。

《山海经》,先秦古籍,神话博物地理志


四、引经据典,现代科学

天文观测累积了几千年的实践经验,终于迎来更加系统的科学体系。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历史资料里的日食记录,精准确定断代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

现代天文观察

现如今,日食对于家家户户不再是未知可怖的异常灾祸,人们可以安心享受观测日食这一天文现象,不用担心地动山摇,也不会因为疏忽记录而丢掉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