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共收录了古代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典籍,被誉为“集中国古代文化之大成”的经典之作。
《四库全书》的“四库”指的是经、史、子、集四部,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四大类别。经部收录的是儒家经典,史部收录的是历史文献,子部收录的是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收录的是诗词歌赋和文学作品。
《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历时十年,共收录了3500多种书籍,总计7.5万卷。完成后的《四库全书》分为缮写七部,分别存放在紫禁城、圆明园、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地。其中,紫禁城内的文渊阁、圆明园内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文津阁被称为“北四阁”,而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西安的文溯阁被称为“南四阁”。
然而,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四库全书》遭受了多次破坏。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源阁、文溯阁等四阁的书籍被大量劫掠;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文汇阁、文宗阁等南四阁的书籍也被洗劫一空。目前,仅存文渊阁的书籍保存较为完整,而其他几阁的书籍大多已经遗失或散佚。
虽然《四库全书》的下落不明,但是它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许多学者和研究者仍然致力于研究和整理《四库全书》,希望能够将这部巨著的价值发扬光大。同时,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机构也在不断收集和整理散佚的《四库全书》文献,以期有朝一日能够重新编纂出完整的《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