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字的来历)

时间:2024-08-09 10:46:26

有人说,通假字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这话对又不对。下面,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通假字的来历。

首先,古书中的通假字,是当时字汇量不丰富的产物


众所周知,我国的汉字主要是由象形字、会意字及形声字组成。有的事物形象具体,为之造字相对容易。即使有的事物形象不够具体,人们也可以通过图像和笔画的描述,为之创造一个会意字。问题是有些事物比较抽象,一时还没有办法创造出一个新字来描述它。于是,古人只好从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中,借一个来使用。这就是同音或近音假借字的由来。

如东汉许慎所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意思是所谓假借,就是当时本来没有那个字,但为了表达的需要,在不另造新字的情况下,从已有的同音或近音字中,借一个来表达新的意思。像“令”字和“长”字,就属于这种情况。这是许慎对同音或近音假借最形象的表述。

又比如“其”字。它是一个象形字,它的本意是“簸箕”,属名词。但后来古人把它假借为同音同字的假借字“其”,让它兼顾了虚词的性质。

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意即现在想成就大事情,没有那个人肯定不行。在这里,“其”是“那,那个”之义。

《论语·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即工匠要想把工作做好,就一定先把他的工具准备好。“其”表示“他的”之义。

这是用“其”假借抽象字意的典型例子。因为当时还没有表达此种意思的文字,所以人们只能假借。正如清代学者孙诒让所说:“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

意思就是说,假借字改变了当时造字跟不上用字的局面。被人们称为“不造字的造字法”,反映了当时文字量不丰富的现实。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古书中的假借字是他们有意为之的。说它们错别字,明显是不对的。

其次,古书中的假借字,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产物

众所周知,秦始皇时期,开展了一次“焚书坑儒”运动。运动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了。到了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著之竹帛”。由于当时只是依照背诵者的口音进行记录,事后又疏于校对。记录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者记录者自身的理解不同,最终导致了假借字的出现。

这种情况就是属于“本有其字,而后假借其字以为它意”。意思是本来有这么一个字,但当时的人一时未想起它,只好用同音的另一个字进行代替。

例如,“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荀子·劝学》)

“柱”,《说文》“柱,楹也。”王引之认为:“柱”,非谓屋柱之柱也,柱当为“祝”。《说文》: “祝,祭祖赞词者。”

可见“强自取柱”中的“柱”是通假字,本字是“祝”,“柱”与“祝”意义不同。

又如:“狂者,非不武也。”(《吕氏春秋·大乐》)

“武”通“舞”。意即并不是不知道跳舞。

以上假借之字,音同,但意思已截然不同。显然是记录时,只录其音,未注意到它们之间的字意不同。对此,唐朝时的训诂专家认为:训诂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区别假借字的声义不同。

最后,古书中的假借字,是当时地方方言在语言文字中的反映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言复杂,加之古代交通不发达,或由于部族、诸侯的割据,不同地区的人往来很少,语言交流受到限制,在一些字的读音上就会出现差异,反映到文字上自然就会出现差异。